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 新闻中心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特点,并非“不排水”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特点,并非“不排水”

发布时间:2025.09.19 17:38 浏览量:14 作者:美峰环境
工业废水“零排放”并非简单的“一滴水都不排出”,而是把传统末端治理升级为“水—盐—热”全过程闭环。它通过“预处理—浓缩—结晶固化”三级屏障,把原本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全部转化为可回用的淡水、可销售的工业盐以及需危废填埋的少量干化污泥,实现环境敏感地区“增产不增污”。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核心工艺段

该技术的核心工艺段——“膜系统+蒸发”耦合平台,是零排放能否经济运行的“胜负手”。膜系统承担“减量化”任务:抗污染RO反渗透(DTRO/STRO),和纳滤膜等进行分盐,产出浓度更高的盐水,为蒸发器“吃干榨尽”创造条件。蒸发系统则负责“固化”:目前主流是低温负压MVR(机械蒸汽再压缩),对盐水进行分离,以生成纯盐和少量杂盐,经过这些工序硫酸钠、氯化钠纯度可达工业级标准,售价200~400元/t,抵消部分运行成本。

电镀废水零排放案例美峰环境

零排放与传统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区别
与传统“达标排放”工艺相比,零排放的颠覆性体现在“三少一闭”:污泥量更少——传统生化+物化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约3~4 kg/m³水,而零排放把有机物提前氧化、无机盐全部结晶,危废填埋费直降80%;污水不排放——不再受纳污水体,从而彻底消除重金属及其他危险污染物的排放政策与环保风险;危废更少——传统工艺为保达标,常投加PAC、PAM、石灰、次氯酸钠,产生大量含铝、含氯化学污泥,而零排放把主盐提纯为副产品,仅余少量母液干燥物,危废量削减80%以上;系统闭路——所有冲洗水、滤液、冷凝水全部回到前端调节池,形成“厂内小循环”,企业无需再购买新鲜水补入循环系统,年节水率可达90%以上,在黄河、京津冀等“水红线”区域,可直接置换出新鲜水指标用于扩产。
当然,零排放并非“零成本”。目前吨水投资比较高仍然制约着零排放技术的发展,但随高压RO、FO膜国产化率、效率性能提升,以特种膜为核心的美峰环境mft-more工业废水零排放资源化技术可实现更低成本的零排放,当零排放的成本不再是拦路虎,相信未来零排放将不再是“政策倒逼”的被动选择,而是“资源循环+产品增值”的主动机遇,真正实现重污染行业的绿色升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