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制药废水废水零排放项目
该中水回用零排放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特种膜中水回用零排放项目。该制药企业是国内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企业之一。该项目针对高浓度高含盐制药废水,主要为青霉素制药废水、制水系统浓水、循环水排水和生化出水进行中水回用零排放处理。该项目于2014年12月调试完成,正常运行,处理总量达6300t/d,整套处理工艺采用卷式RO+SUPER RO+蒸发,其中SUPER RO膜元件使用量达400多,中水回用率达到92%以上。
原水进水水质指标 | 出水水质指标 |
电导率 14000μs/cm | 电导率500μs/cm |
总盐 8000mg/L | 总盐 300mg/L |
总硬度(以CaCO3计)580mg/L | 总硬度200mg/L |
碱度 333mg/L | 碱度 150mg/L |
COD 260mg/L | COD 50mg/L |
氯离子3200 mg/L | 氯离子100 mg/L |
本项目中水主要回用对象为工业用水、城市杂用(部分)、环境用水。因此,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绿地灌溉水质》(GB/T25499-20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四项水质标准进行分析,分别取最为严格的指标,最终得出中水出水水质指标,具体水质要求见下表:
序号 | 指标(mg/L) | 中水出水标准 |
1 | pH | 6-9 |
2 | 色度 | 15.0 |
3 | 浊度 | 5.0 |
4 | SS | 10.0 |
5 | BOD5 | 6.0 |
6 | COD | 30.0 |
7 | TN | 10.0 |
8 | TP | 0.3 |
9 | 总硬度 | 250 |
10 | 总碱度 | 200 |
11 | 溶解性总固体 | 1000 |
12 | 氯离子 | 250 |
13 | 硫酸根 | 250 |
参照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拟资源化利用的结晶盐市场需求去向,资源化回收的氯化钠和硫酸钠产品质量应满足如下最低控制指标要求。
无水硫酸钠品质量符合T/CCT001-2019 相关要求:
氯化钠产品质量符合T/CCT002-2019 相关要求。
废水类型 | 设计规模 | 原水进水水质指标 | 出水水质指标 |
危废废液生后废水 | 系统设计进水200m³/d; 设计总回收率≥75% | COD 400mg/L | COD≤20mg/L |
氨氮 300mg/L | BOD5≤4mg/L | ||
电导率30000μs/cm | NH3-N≤1.0mg/L |
SUPER DT-RO特种膜为主体工艺
处理水量 | 项目 | 进水水质 | 出水水质 |
填埋场垃圾渗滤液 220m³/d | COD(mg/L) | ≤5000 | ≤100 |
BOD5(mg/L) | ≤1500 | ≤30 | |
氨氮(mg/L) | ≤1200 | ≤25 | |
SS(mg/L) | ≤1000 | ≤30 | |
色度(倍) | ≤2000 | ≤40 |
世界三大疑难废水之一
水质指标 | 进水水质 | 出水水质 |
COD | 400mg/L | ≤20mg/L |
BOD | 200mg/L | BOD≤5 mg/L |
SS | 600 mg/L | - |
色度 | 100倍 | - |
全球最大的红霉素原料生产废水处理项目
废水类型 | 进水水质主要指标 | 出水水质 | 项目运行情况 |
红霉素制药废水 | COD50000mg/L(平均) | COD≤100mg/L(平均) | 已于2012年完成验收,现项目运行情况良好、出水水质稳定 |
BOD6000 mg/L(平均) | BOD≤20mg/L(平均) | ||
氨氮500mg/L(平均) | 氨氮≤15mg/L(平均) | ||
SCN-1200 mg/L(平均) | SCN-≤0.5mg/L(平均) |
多维电催化+LIC高效厌氧技术
工艺单元 | COD | 色度 | SS | 电导率 |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 | 浊度 | pH值 |
mg/L | mg/L | mg/L | μs/cm | mg/L | NTU | 无量纲 | |
生化系统出水 | ≤200 | ≤60 | ≤100 | ≤16000 | ≤100 | ≤50 | 6.5~8.5 |
设计产水水质指标
工艺单元 | pH | COD | 色度 | SS | 电导率 |
无量纲 | mg/L | mg/L | mg/L | μs/cm | |
回用水质 | 6.5~8.5 | ≤20 | ≤5 | ≤5 | ≤3000 |
生化+物化+膜技术